日前,习近平主席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
数据说话:中国严峻的养老问题
1、中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预测到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达到38.6%。
2、当前中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到2020年就要下降到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也就是说,30多年后基本就是用1个在职员工缴费供养1个退休人员。
3、假设65岁退休,按85岁的寿命计算,退休后每月的基本生活开销等同于现在2000元的购买力,以3%的通胀率计算,这20年需要准备100多万。如果再把大病小情考虑进去,估计就要200万!别说靠孩子,房奴、车奴、孩奴压顶,即使有心,怕也无力。
人民日报:养老要靠个人买保险
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这其中,社会保险提供最基本保障,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也是保障“老有所养”的主要力量。不能期望社会保险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实现“老有所养”,还需要企业和个人未雨绸缪,做好社会保险之外的功课。
对比其他养老贮备,商业保险养老的优势
专款专用:养老保险本身有一家的收益率,且有一定的“强制储蓄”作用,能够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做到专款专用,而且得滚存计算收益的分红型养老保险,储备时间越久,理财效果越佳。
缴费灵活:商业养老保险有多种缴费方式,除了一次性趸缴外,还有3年、5年、10年、20年等几种期缴方式,投保人可结合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财务规划选择合适的缴费期。
回报明确: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从年轻时开始定期缴纳保险费,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规划并计算出自己需要购买的保险额度和缴费的时间,从合同约定开始持续、定期地领取养老金的人寿保险,能有效地满足养老需要。
商业养老保险,以年金形式来给付被保险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具有稳定、持续的特点,区别于单纯的储蓄养老,同时提供了年领、月领两种养老金领取模式,提供了50周岁、55周岁、60周岁、65周岁四种养老金领取年龄选择,以及10年、15年、20年三种储蓄养老金的期限。购买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财务善进行组合选择。
最后,要记住的是,购买要趁早!一定趁早!养老规划如同登山,年轻的时候走的是盘山路,路程虽长,但是比较轻松,因为财务的压力不会很大。但当年老的时候再来考虑,不管是收入也好,或者是有些政策的限制也好,这个过程就会如同攀岩,时间、距离可能比年轻的时候要缩短了很多,但是它的风险和难度是大大增加的。